close

協助孩子改變行為

  文:黃凱祥

     孩子的行為常常讓我們所頭痛,不吃飯、打人、使用不當的行為、亂丟東西、叫也叫不動、固執、不禮貌、生活習慣差、、、這些管教問題是家長揮也揮不去的黑影,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,畢竟這是自己的孩子。一位美國的蒙特梭利講師 Mr. Johnason Wolf  他在美國發展出一套協助孩子改變行為的課程,在過去已經為全美兩百多所學校所採用,並且其中不乏小學亦採用這套教學方式,在這裡提出部分的方法與各位家長分享,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能夠讓學校與家庭教育更緊密的結合。 

肯定孩子的存在

       我們愛孩子,孩子一樣可以體會我們對他的愛,但是我們往往忘記肯定他的存在,對孩子來說,被肯定絕對是一件榮耀的事。所以在陪伴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千萬不要忘記肯定孩子的存在,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懷,以及他存在的價值。你可以告訴他:『今天你在餐廳,表現得這麼好,我們都為你感到非常的驕傲:』『今天你和我們分享這麼多學校的事情,讓我們都覺得好開心喔!有你在家裡,我們的生活真的更加的充實。』孩子會以自己身為家庭的一份子為榮。  

我們都會讚美  
 

       談起讚美,幾乎每一位成人都使用過,我們會稱讚良好的行為與美德,我們希望透過讚美改變孩子的行為,事實上也或多或少達到我們的目的;讚美是一種正增強,讓孩子感受到好的美德是為社會所鼓勵與稱許,從而表現出更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;在這一方面是比負增強的效果來的好。但是正增強會隨著時間產生遞減的效應,孩子也可能產稱麻痺化的經驗,最後對增強的效應不再有感覺,因此我們常常需要改變增強的模式。一般來說,我們並不鼓勵使用物質的方式來給予孩子作為增強的效應,否則孩子很容易只為了『增強物』而努力,當他所期待的增強物不在出現時,他的行為也可能因而消失。   

      使用讚美是比較理想的方式,但讚美也有讚美的技巧,我們建議在讚美的時候能夠將孩子的行為完整的表達,而不是僅是說:『你好棒』、『你做得很好』,而是可以告訴孩子:『今天你能幫我們全家擺碗筷,我覺得你好貼心,很會為我們著想以及服務!』如此,孩子更能感受到他做的是情事一想甚麼性質的美德,從而也會將類似的行為類化,做更多相似的行為。在這裡我們只是看到美好的行為『結果』才會讚美的孩子,但是孩子的行為改變是否僅在於『結果』呢?! 

 重視努力與過程  

       孩子當然不是一下子就達到最後的行為模式,在這中間要從偏差行為改變到符合期待的行為,他們也是經過一番掙扎與努力,但往往我們都忽略到孩子努力的過程,我們要協助孩子改變行為,就必須重視孩子的努力,往往在過程中的鼓勵會比達到目標才『錦上添花』式的讚許來的有效果。因此,當我們面對一位不收拾東西的孩子時,我們可以在他展開遊戲前先告訴他,如果你待會兒玩完時會將這裡收拾乾淨,我們將會有一個很美好的環境,我們大家都會感到非常的舒服。當孩子最後如果僅收拾一丁點時就放棄,我們不忘告訴他:『我剛才看到你已經嘗試記得要收拾,你真的有努力在做,我們都感受到你的努力,現在你覺得這裡看起來如何呢?你可以做甚麼事讓這裡看起來更整潔呢?』在這裡我們已經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,我們不需要指責孩子,但是他能夠體會努力是一項正向的過程。然後在孩子不斷的成長過程中,我們持續的協助他改善的的行為直到他轉變為止。在這裡家長可以鎖定一項最重要的行為目標作為方向來引導孩子,相信假以時日會有顯著的效果。 

 用心看待孩子  

       我們在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,常常用放大鏡在檢視孩子的行為,而且也會看到孩子許多負面的行為,但往往卻忽略孩子有許多美好的一面。在這裡提醒家長,不要忽視讚許孩子良好的人格特質的一面,對於他們已經存在的正面行為或美德,多加以肯定與讚賞;與孩子相處時不忘肯定孩子存在的重要性;在引導孩子邁向我們期待的行為模式中,不要忽略了他們所做的任何努力;用心體會孩子的每一分進步,最後用最歡欣的心來迎接孩子所展現的良好行為,相信我們每一分的『等待』都具有最高價值性。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種籽幼兒園 的頭像
    種籽幼兒園

    員林種籽蒙特梭利幼兒園的部落格

    種籽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