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現代父母或許會陷入這樣的教養迷失,紀律和處罰之間有何差別?建立紀律難道無可避免的一定得利用處罰的手段嗎?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灌輸一個觀念 - 當孩子做錯事情必須處罰他們才能建立紀律。事實上,懲罰意味著糾正並制止不當的行為。不過,請您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曾經有過吃不下飯的經驗呢?難道這也該成為被罵、被處罰的理由嗎?被處罰的感覺如何?相信,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因為處罰才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為。不可否認處罰會因為害怕或壓力而改變部分的行為,例如:不敢在牆壁上塗鴉,因為害怕父母的怒罵;擔心被修理,所以乖乖的收拾玩具。不過,一旦懲罰的可能性消失時,是否意味行為可能出現脫序的狀況?

紀律與處罰並不能劃上等號,簡單來說,紀律就是透過訓練、規範和培養來改善行為。運動員每天清晨自動自發的起床並完成訓練;牧師花數小時在禱告;來自窮困家庭的學生比其他的同儕更努力用功以獲得成就。這是一種自我鞭策的內在動機,希望自己更有紀律、懂得時間的控制、更專注的自我管理,甚至拒絕外在的誘惑。

紀律的也是一種責任與承擔,在父母不干預與介入之下瞭解並承受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。天氣太冷不願意穿外套,自然會覺得很冷;下雨天堅持拿著心愛的書,結果就是書本淋濕,甚至破掉。當孩子清楚的知道行為後果的邏輯性他自然就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。例如,提醒孩子該收拾玩具,依然不肯收拾,那麼玩具就由大人保管一個禮拜;該吃的晚餐沒有吃完,當然就不可能有飯後的甜點。

建立紀律有下列幾個重點:

1.      安全,這是最重要的前提。在讓孩子擁有做決定與選擇的權力,必須以安全作為先決條件,並且考量事情是否是孩子能力可及。

2.      尊重,尊重孩子所做的決定,與孩子互動及使用的語言也必須保持尊重的態度。

3.      責任,讓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,同時也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。

瞭解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,對孩子來說並沒有被貼上負面的標籤或價值判斷,而是教導他們如何進行選擇,以及學習和父母理性討論。因此,只要您願意以堅定而平靜的態度來引導孩子,相信他們一定可以邁向紀律之路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EzineArticles.com



翻譯整理:黃凱祥

種籽蒙特梭利托兒所園長

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幼保系兼任講師

文章刊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種籽幼兒園 的頭像
    種籽幼兒園

    員林種籽蒙特梭利幼兒園的部落格

    種籽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